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美食、签证

最新英国生活攻略life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英国首相系列(五)

这期的首相专栏我们请出了风流倜傥四处留情的小甜甜布莱尼,啊不是,是布莱尔。相信大家对布莱尔和邓文迪之间的奸情,啊不是,是互相欣赏也有所耳闻了吧!“他有着如此迷人的身段,非常优美的臀部,身材苗条,皮肤也很棒…… 哦,糟糕,我为什么这么想念布莱尔呢?”这是前不久《名利场》曝光的邓文迪写给布莱尔的情书(所以说是我瞎喽,布莱尔那一脸的褶子其实是画出来的喽,本人皮肤其实是很好的喽)。

 

在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期间,就有很多像《太阳报》之类的小报披露过布莱尔混乱的男女关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作为史上第一位能连任三届的工党首相,布莱尔这些花边新闻显然并没有影响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英国政坛在之前由于撒切尔夫人的强势领导,基本笼罩在了保守党的势力之下,但工党在1997年的胜利又戏剧性地将英国极右的保守主义往左拽了那么一拽。布莱尔有一位英明博学的导师名字叫做吉登斯,正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的作者,布莱尔在吉登斯的影响下也试图将英国社会推向这第三条道路。

 

布莱尔于1953年出生在苏格兰梦幻般的首都爱丁堡。由于家世不一般,他去了素有苏格兰伊顿之称的“费茨中学”学习,然后果不其然地去牛津读法律了,在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正式成为了一个工党党员。

 

不过从他1975年大学毕业到1985年第一次作为影子内阁在媒体上亮相,中间有十年的时间布莱尔一直为成为工党议员候选人而苦苦奋斗着。但这距离他真正成为一个史上留名的首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年又十年,终于到了1997,成为了工党党魁的布莱尔伴随着工党在英国大选中的全面胜利,顺利担当了英国首相这一要任,据说他的支持率是英国历史最高。

 

当上首相这一年,皮肤还是很光滑、臀部也很优美的布莱尔只有44岁,虽然比不上小皮特上任时的24岁“幼龄”,但布莱尔也算是20世纪以来最年轻的一任首相了(不过卡梅伦又把这个纪录给破了)。不过1997年啊同志们,多事之秋啊。首先,香港因为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前面摔了一跤给摔没了,所以布莱尔不得不刚一上任就目送着香港回归中国,接着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很诡谲地出了车祸死掉了,布莱尔又得忙不迭地跑去参加葬礼、发表演说赞颂人民的王妃。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儿,在任期内,布莱尔在公共服务领域颇有建树,并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等等很多看起来细微但意义重大的政策。不过最有争议的就是他对美国总部布什发起的那场伊拉克战争的死忠支持了,也正是布莱尔在对美外交上的过分亲密被很多人嘲笑称他是“布什的卷毛狗”。他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招致了英国舆论的普遍不满,在他第三任期的尾声布莱尔还迟迟不肯公布自己离任的具体日期让公众对他的反感日益增加。和撒切尔夫人相似的是,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民心的布莱尔在2007年5月主动向英女王递交了辞呈(英女王好像从来没拒绝过辞呈的请求哈)。

 

但和撒切尔夫人的退休生活截然不同的是,布莱尔在离任之后从来没有在公众的视线里消失。除了写书卖书、到处做讲座挣钱以外,布莱尔在辞去首相一个月之后就加入了世界经济论坛的董事会,并在隔年主持了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2008年,不甘寂寞的布莱尔又跑去了美国耶鲁大学授课。即使已经退休,布莱尔一直以来在中东问题上的坚持和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明镜》报在布莱尔“退休”后对他进行过一次专访,在专访中记者问他是否对已经不在首相的位置感到遗憾,布莱尔说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生活。

 

虽然有人说布莱尔是个玩弄权势的鳄鱼,可作为一个国家和政党的领导人,精明和果决是必要条件。据说布朗和同为工党成员的好友布莱尔曾经达成了某种共识,布朗心甘情愿地将工党党魁和英国首相的位置都一并拱手相让了布莱尔。布莱尔因为失去民心而辞职后,工党的支持率下跌到谷底,虽然布朗上任后支持率有所提升,但2008年因为在经济危机上处理的不够妥当,布朗担任首相仅仅三年就递交了辞呈。相比布莱尔一下连任三届的事实,除了天时地利,布莱尔的个人能力也可看出一斑。

 

 

小结

 

 

英国历史上呢,有趣的人物是很多啦(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一样丰富嘛),近代政坛上值得讲的人也很多。本系列中介绍的五位首相各有各的政治特色,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推动了国家进步,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他们的故事可以看出来,一个国家的状态其实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在长年累月的政策变动和局势变化上自然生长出来的结果,并且还要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特定风格。譬如同样是大力开放了市场经济的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总工程师,两个国家的人民对他们态度却全然不一样,一是因为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客观环境迥然不同,二来是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于政治和领导权的观念也大相径庭。因此,虽然英国平民痛恨撒切尔,但不代表她就是一个糟糕的领导者,而文艺青年都爱的切格瓦拉却也说不上是个多英明的领袖。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样在领导人民的基础之上还能代表着他们最广大的利益,是政客们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最该掌握的能力。这样看来,那些认为“政治是一门艺术”的观点,果真是描述地精准无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红领巾网站立场无关。

 

推荐阅读
Read More

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英国攻略,
下载Red Scarf APP,你的英国生活必备APP
RedScarf App
已经来英国?请下载
Red Scarf APP
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餐厅、签证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