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我们吃的鸡都从哪里来?是世外桃源般的小农场?还是批量化生产的大工厂?或是大家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安静的做一个吃货?前一阵子,BBC记者到英国的某鸡场一探究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探秘鸡肉生产厂
在峰区的层峦叠嶂中,藏着这么个不大和谐的景象——长矮金属棚屋,周围是巨大塑料桶、管子和烟囱,不知道的人看到都觉得这货是化工厂嘛。但排气扇出卖了它,混合着宠物店和粪肥的臭味告诉我们这“工厂”里可住着活物呢。
如果以为这里是油漆或者化肥工厂,就太天真了。这叫做“Lower Farm”,是用来生产鸡肉的。大约33到38天,小雏鸡就能长成平均重量为2.2千克的肉鸡,可以供人宰杀了。坐落于切斯特菲尔德边缘的“Lower Farm”由家禽公司“Applied Group”经营。美其名曰是Farm,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农场不大一样。这里每年能生产125万只鸡,里面的鸡从来不出笼,吃喝拉撒睡一切活动全在四个大棚屋内。大棚内部活动被持续监控,关键数据也都被记录下来,比如小鸡们消耗的每升水,喂食机派送的每千克食物,以及小鸡的重量等等。
以为上面说的只是个案吗?No,no,no,更高能的爆料来了:英国几乎所有的食用鸡肉都来自类似“Lower Farm”的地方!记者采访了慈善机构世界农业同情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WF)的活动项目总监Dil Peeling,他证实:“这种集中化的肉鸡养殖在紧闭的大门后不断继续,远离人们的视线。”CWF是一个游说团体,他们的宗旨是终止工厂式的养殖。2012年,全欧洲范围内规定禁止使用层架式鸡笼进行养殖,就是他们游说和运动的功劳。从他们组织的运动看,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制止工厂式养殖的范畴,他们还曾经号召大家写信给尼泊尔政府,要求停止屠杀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成千上万的小动物会被残忍地杀掉。在鸡的“福利”方面,他们主张让鸡自由、健康地成长,长到合适的大小再宰杀,它们开心了,我们食用的也放心嘛。
自由放养鸡VS鸡蛋
根据英国禽业委员会的数据,在全国生产的鸡肉中,自由放养的鸡只占5%,有机鸡仅1%,剩下94%的鸡肉全部来自这种集中养育的鸡厂。这比例和鸡蛋生产相去甚远。自由放养生产的鸡蛋和有机鸡蛋占全英鸡蛋产量的45%,而最终卖给顾客的食用蛋中,自由放养鸡蛋占了半数。
人们的鸡蛋购买习惯变得很快,1994年的时候,自由放养鸡蛋仅11%,十年后上升到27%,现在45%。然而肉鸡市场就如一潭死水,一直没太大变化。我们经常看到三明治打着广告说他们用的鸡蛋是自由放养鸡蛋,但他们用的鸡肉却不是自由放养鸡的,而是“较好福利”的室内饲养鸡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帖子,讲的是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鸡蛋。划分鸡蛋类型的标准就是鸡的生活条件,过得越好的鸡,蛋越贵,而且蛋的好赖区别都会明显标注在盒子上。鸡肉貌似被大家遗忘了,但是它的质量实际同我们的健康也息息相关。最近世界农业同情会还发起了一个为期39天的运动,叫做“一只集中养殖的鸡的平均寿命”,目的是呼吁生产方公开肉鸡的养殖方法,清楚地贴上标签告知顾客。
在英国,鸡蛋的生产和鸡肉的生产是两个分开的产业。从1950年代起,蛋鸡和肉鸡就分开养殖了。根据英国防治虐待动物协会RSPCA,精细化养殖意味着每只肉鸡为了提供同等重量的食品,每年它都少活了一天。
既然很多人都知道鸡肉也分好坏,为什么买自由放养鸡肉的人比买自由放养鸡蛋的人少得多呢?价格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同品种的鸡肉价格比鸡蛋差别更大。拿Sainsbury’s最热卖的鸡胸肉来说:最便宜的Basic基本款£6.95每千克,标准肉片£12.99每千克,自由鸡肉£14.95每千克,有机自由鸡肉高达£19每千克。再来算算鸡蛋的账:六个鸡蛋Basic版的90p,自由鸡蛋£1.35,有机鸡蛋£2。由于鸡蛋已经相当便宜了,即便有机鸡蛋比一般鸡蛋贵了50%,买的时候也不觉得太贵,不过是几十P的事儿。而买鸡肉的时候,不同类型的肉差价就要好几镑,让人不得不多斟酌。
鸡肉生产厂的真实情况
让我们再回到Lower Farm。鸡肉生产者对组织开放式参观活动都有些紧张,很少人能深入到鸡棚子里参观。经过BBC记者与英国禽业委员会旷日持久的对话,他们终于可以到Lower Farm一探究竟!
外部建筑的第一个门进去是一个控制室,里面有一个显示许多监视器实况的电视屏。其中一块实时更新着记者将要去探访的鸡棚的关键信息——里面有33426只鸡。一天前这个棚还有45000只鸡,但30%都已经和我们说拜拜了(可能已经在某些同学肚子里了)。剩下的鸡芳龄34天。室内温度是23.8℃。室内每小时流通159000立方米空气。
接着,记者进去鸡棚了!他写道:“推开门霎时间反应不出脚下一团团的奶白色的会动的东西是什么,然后你才会辨认出那是一只只鸡。整个棚子很大——100米长,23米宽。在柔和的光线中,目之所及都是小鸡的海洋。”
记者大哥认为,相比残酷的笼养环境,这里的鸡的生活条件还是稍好一些的。有自然光线,鸡好歹也能走动,鸡之间的“对话”似乎也很平和,看不出它们有痛苦或不爽的表现,它们缓缓地给来参观的人类腾出一条道,然后又各干各的去了。在鸡棚呆了10分钟左右,记者对里面的鸡粪味感到有些不适。农民伯伯解释说他们有监控室内氨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含量,其实有害气体不会太高,只是确实不好闻。
很多动物保护者、运动推动者、美食作家们都认为消费者看了上述画面,想到那拥挤、那气味、和那群可悲的鸡,都不会再想吃这样集中养殖的家禽了。无论是运动推动者、农民还是消费者,都希望肉鸡上能有规范的标识。至于是选择便宜的肉还是贵的肉,集中养殖的鸡还是自由放养的鸡,那就看消费者自己了,前提是,他们知晓自己吃的鸡是从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