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美食、签证

最新英国生活攻略life

英国商店卖的鸡从哪里来

在英国,我们吃的鸡都从哪里来?是世外桃源般的小农场?还是批量化生产的大工厂?或是大家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安静的做一个吃货?前一阵子,BBC记者到英国的某鸡场一探究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探秘鸡肉生产厂

 

 

在峰区的层峦叠嶂中,藏着这么个不大和谐的景象——长矮金属棚屋,周围是巨大塑料桶、管子和烟囱,不知道的人看到都觉得这货是化工厂嘛。但排气扇出卖了它,混合着宠物店和粪肥的臭味告诉我们这“工厂”里可住着活物呢。

 

如果以为这里是油漆或者化肥工厂,就太天真了。这叫做“Lower Farm”,是用来生产鸡肉的。大约33到38天,小雏鸡就能长成平均重量为2.2千克的肉鸡,可以供人宰杀了。坐落于切斯特菲尔德边缘的“Lower Farm”由家禽公司“Applied Group”经营。美其名曰是Farm,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农场不大一样。这里每年能生产125万只鸡,里面的鸡从来不出笼,吃喝拉撒睡一切活动全在四个大棚屋内。大棚内部活动被持续监控,关键数据也都被记录下来,比如小鸡们消耗的每升水,喂食机派送的每千克食物,以及小鸡的重量等等。

 

以为上面说的只是个案吗?No,no,no,更高能的爆料来了:英国几乎所有的食用鸡肉都来自类似“Lower Farm”的地方!记者采访了慈善机构世界农业同情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WF)的活动项目总监Dil Peeling,他证实:“这种集中化的肉鸡养殖在紧闭的大门后不断继续,远离人们的视线。”CWF是一个游说团体,他们的宗旨是终止工厂式的养殖。2012年,全欧洲范围内规定禁止使用层架式鸡笼进行养殖,就是他们游说和运动的功劳。从他们组织的运动看,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制止工厂式养殖的范畴,他们还曾经号召大家写信给尼泊尔政府,要求停止屠杀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成千上万的小动物会被残忍地杀掉。在鸡的“福利”方面,他们主张让鸡自由、健康地成长,长到合适的大小再宰杀,它们开心了,我们食用的也放心嘛。

 

 

自由放养鸡VS鸡蛋

 

 

根据英国禽业委员会的数据,在全国生产的鸡肉中,自由放养的鸡只占5%,有机鸡仅1%,剩下94%的鸡肉全部来自这种集中养育的鸡厂。这比例和鸡蛋生产相去甚远。自由放养生产的鸡蛋和有机鸡蛋占全英鸡蛋产量的45%,而最终卖给顾客的食用蛋中,自由放养鸡蛋占了半数。

 

人们的鸡蛋购买习惯变得很快,1994年的时候,自由放养鸡蛋仅11%,十年后上升到27%,现在45%。然而肉鸡市场就如一潭死水,一直没太大变化。我们经常看到三明治打着广告说他们用的鸡蛋是自由放养鸡蛋,但他们用的鸡肉却不是自由放养鸡的,而是“较好福利”的室内饲养鸡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帖子,讲的是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鸡蛋。划分鸡蛋类型的标准就是鸡的生活条件,过得越好的鸡,蛋越贵,而且蛋的好赖区别都会明显标注在盒子上。鸡肉貌似被大家遗忘了,但是它的质量实际同我们的健康也息息相关。最近世界农业同情会还发起了一个为期39天的运动,叫做“一只集中养殖的鸡的平均寿命”,目的是呼吁生产方公开肉鸡的养殖方法,清楚地贴上标签告知顾客。

 

在英国,鸡蛋的生产和鸡肉的生产是两个分开的产业。从1950年代起,蛋鸡和肉鸡就分开养殖了。根据英国防治虐待动物协会RSPCA,精细化养殖意味着每只肉鸡为了提供同等重量的食品,每年它都少活了一天。

 

既然很多人都知道鸡肉也分好坏,为什么买自由放养鸡肉的人比买自由放养鸡蛋的人少得多呢?价格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同品种的鸡肉价格比鸡蛋差别更大。拿Sainsbury’s最热卖的鸡胸肉来说:最便宜的Basic基本款£6.95每千克,标准肉片£12.99每千克,自由鸡肉£14.95每千克,有机自由鸡肉高达£19每千克。再来算算鸡蛋的账:六个鸡蛋Basic版的90p,自由鸡蛋£1.35,有机鸡蛋£2。由于鸡蛋已经相当便宜了,即便有机鸡蛋比一般鸡蛋贵了50%,买的时候也不觉得太贵,不过是几十P的事儿。而买鸡肉的时候,不同类型的肉差价就要好几镑,让人不得不多斟酌。

 

 

鸡肉生产厂的真实情况

 

 

让我们再回到Lower Farm。鸡肉生产者对组织开放式参观活动都有些紧张,很少人能深入到鸡棚子里参观。经过BBC记者与英国禽业委员会旷日持久的对话,他们终于可以到Lower Farm一探究竟!

 

外部建筑的第一个门进去是一个控制室,里面有一个显示许多监视器实况的电视屏。其中一块实时更新着记者将要去探访的鸡棚的关键信息——里面有33426只鸡。一天前这个棚还有45000只鸡,但30%都已经和我们说拜拜了(可能已经在某些同学肚子里了)。剩下的鸡芳龄34天。室内温度是23.8℃。室内每小时流通159000立方米空气。

 

接着,记者进去鸡棚了!他写道:“推开门霎时间反应不出脚下一团团的奶白色的会动的东西是什么,然后你才会辨认出那是一只只鸡。整个棚子很大——100米长,23米宽。在柔和的光线中,目之所及都是小鸡的海洋。”

 

记者大哥认为,相比残酷的笼养环境,这里的鸡的生活条件还是稍好一些的。有自然光线,鸡好歹也能走动,鸡之间的“对话”似乎也很平和,看不出它们有痛苦或不爽的表现,它们缓缓地给来参观的人类腾出一条道,然后又各干各的去了。在鸡棚呆了10分钟左右,记者对里面的鸡粪味感到有些不适。农民伯伯解释说他们有监控室内氨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含量,其实有害气体不会太高,只是确实不好闻。

 

很多动物保护者、运动推动者、美食作家们都认为消费者看了上述画面,想到那拥挤、那气味、和那群可悲的鸡,都不会再想吃这样集中养殖的家禽了。无论是运动推动者、农民还是消费者,都希望肉鸡上能有规范的标识。至于是选择便宜的肉还是贵的肉,集中养殖的鸡还是自由放养的鸡,那就看消费者自己了,前提是,他们知晓自己吃的鸡是从哪来的。

 

推荐阅读
Read More

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英国攻略,
下载Red Scarf APP,你的英国生活必备APP
RedScarf App
已经来英国?请下载
Red Scarf APP
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餐厅、签证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