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美食、签证

最新英国生活攻略life

谁是开膛手杰克?

英国的历史和咱们中国相比肯定微不足道,但如果娓娓道来的话也够说上个三天三夜。相信英国的“鬼历史”大家都听过不少,而伦敦更是一座“鬼城”,各种流言纷争,捕风捉影的故事,经常在我们耳边回绕。其中最著名的几个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吧!血腥玛丽可谓是经典,红领巾之前也写文章深扒过那段历史传说,没读过的话请参考这里。今天再和大家聊一聊另一段,19世纪末期,发生在伦敦白教堂的真实往事: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

 

1888年8月31日凌晨3点45分,伦敦白教堂附近的屯货区一具女尸被发现。受害者除了脸部颈部有着严重的损伤,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其被彻底剖开的腹部,以及暴露在外的肠子。接到报案的警察很快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他就是时年43岁的性工作者玛丽尼古拉斯。这是8月间在白教堂区发现的第二个被开膛破肚的女尸。上一个受害人玛莎塔布莲也是一名性工作者,身中39刀毙命。19世纪末的白教堂区是伦敦市犯罪和暴力的温床,黑帮和妓女覆盖了街角和后巷。但即便是这样,连续两起的暴力杀人事件仍然让见惯了街头犯罪的白教堂居民人心惶惶。追逐热点的小报顺势推出了一个名为“白教堂妓女某系列谋杀案”的大标题,销量剧增。这个曾经让伦敦居民嗤之以鼻的白教堂区忽然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对象。平日里互称绅士淑女的人们嘴里诅咒着罪恶滔天的谋杀犯,内心却迫不及待地想通过报纸了解命案的一切细节,甚至期盼着这场系列谋杀案能迎来一个更戏剧化的进展。而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报纸读者们内心耻于言表的渴望最终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仅仅在玛丽尼古拉斯被发现的8天后,另一个靠卖身维持生计的47岁的安妮查普曼被发现死于一户人家的篱笆后。暴力在安妮的身上升级到了一个让人战栗的高度。除了腹部被剖开肠子被拽出外,安妮的一部分子宫和腹部的肉也被割走了。还没等警察局的专员们为这几个案子的相同处定性,坐立难安的报社记者们便捷足先登地与凶手取得了第一手的联系。9月27日,中央新闻社称自己收到了一封来自凶手的用红墨水写的信。信中称笔者自己就是凶手并且将会杀害更多的人。正是在这封信中第一次出现了那个闻名百余年的名字,信的落款为“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尽管后来英国警察署的专家鉴定这封信是报社的记者为了报社的销量而伪造的,但“开膛手杰克”这个朗朗上口的称呼则一时间响透了伦敦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的,这个小报销量的主力军“杰克”先生便不负众望地又在当月30日的同一夜谋杀了两个女性工作者。44岁的伊丽莎白史泰德和46岁的凯瑟琳艾道丝。尽管两个案件中的死亡时间非常接近且犯罪手法非常不相同——伊丽莎白未造到刨腹、仅仅死于颈部动脉的失血过多,而凯瑟琳则和之前案件中的受害者被刨腹和割肉。 隔天的报纸还是大肆渲染神力“杰克”是如何像鬼魅一般同时残杀两个妓女的。更令人讶异的是,又是同样的中央新闻社在10月1号命案的第二天,就又收到了一封据称是在前一天就已经寄来的杰克的来信,信中称自己为“顽皮的杰克”(saucy Jack)。信中的提到了很多案件细节都与真实情况十分相符,包括受害人凯瑟琳的耳朵被割等等。当然,后来这封信也被发现是撰写上一封信的同一个记者伪造的。

 

报纸的大力宣传,全伦敦会识字抑或是耳朵不聋的人都知道了开膛手杰克是一个身材高大、冷酷无情并且拥有一定外科知识的男性。尽管真实情况从来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过,但这并不妨碍想象力丰富的市民和伦敦市井大妈发挥余热。很快的,零零总总的犯罪嫌疑人达到了十几个人之多。在铺天盖地的小报叫卖声中,伦敦城仿佛忽然之间变成了人间炼狱,这个化身成为了“被忽略的复仇者”(The Nemesis of Neglect)的开膛手杰克似乎要用他锋利的外科手术刀夷平整个East End。警察局和不同的报社陆续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举报信和声称来自凶手的不同字体的几百封来信。显然,那几个残破的妓女尸体点燃了整个伦敦城。

 

10月15日,开膛手杰克谋杀大戏迎来了另个高潮。白教堂地区居民自发的白教堂警戒委员会收到了一封装了一小部分人类肾脏的信件。信件的开头为“来自地狱”(from hell),用黑墨水书写,字体和前两封不一样,并且没有署名。书信的语言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对凶案的描述,仅仅是告知肾脏的一部分已经煮熟吃掉了。尽管这封信的真实程度至今仍然没办法得到确认,但这却是公认的唯一一封最有可能是凶手本人书写的信件。

 

最后一位被归于开膛手杰克系列杀人案件中的受害者是一位很年轻的女士——25岁的玛丽凯莉。11月9日,玛丽被发现惨死在自己租的房间里,全身赤裸颈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开,心脏遗失,脸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走。尽管犯罪手法非常恶毒,但也有人认为这并不是开膛手杰克所为。因为以往命案都在室外并且实施时间短,而玛丽死在自家房中,并且凶手显然逗留了很久。但无论如何,杀害玛丽的凶手也并没有被找到,这笔帐是算到了开膛手杰克的头上。玛丽案件后,开膛手杰克仿佛人间消失了一般彻底离开了公众的视野。被指责无能的英国警察最终也没能找到真凶,并在1892年不得不停止对白教堂系列凶杀案的侦查。

 

从此,开膛手杰克彻底成为了一个悬案,直到今日还有人不断地试图找出当时的真相。有人还大胆推测真凶有可能是女人。2014年,DNA专家在受害者凯瑟琳的披肩上找到了证据证明凶手就是波兰移民犹太人——亚伦科斯米斯基(Aaron Kosminski)。但因为证物年代久远,这项发现并没有得广泛的认同。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凶手和受害者都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但后来的人对这场谋杀案的热忱显然不输他们的前辈们。事件的狂热追随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为感兴趣的人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www.jack-the-ripper.org。小说、电影、流行歌曲、漫画和电子游戏中仍然无处不见杰克的身影:2001年上映的约翰尼德普主演的《来自地狱》、2002年《名侦探柯南》、电影版《贝克街的幽魂》、去年推出主题为19世纪末伦敦的《刺客信条》、日本漫画《黑执事》甚至周杰伦的歌《夜的第七章》等等。当然很多这些作品中也不乏人们对历史真相和历史中小人物命运的反思。譬如BBC的电视剧《开膛街》就是从警员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当年的苏格兰场的警察们是如何在极度缺乏人手和人口暴增的白教堂区履步维艰地维持治安的。该剧惟妙惟肖地还原了一个19世纪末、工业革命中的白教堂区。如果是生活在伦敦,更是有很多机会亲身走过那些命案发生的角落:www.thejacktherippertour.com

 

在这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人们不断找证据想知道究竟谁是这个似乎恶魔化身的开膛手杰克,为什么他/她能逃过警方的搜捕、一次又一次地犯下那样可怕的罪行?英国警察真的是废物吗?杰克真的存在吗?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大白显得越来越不可能了。但杰克是谁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

 

1888年,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了欧洲各国中的佼佼者。 大批来自东欧和俄罗斯的贫穷人口涌入了英国。伦敦作为经济的中心,在其蓬勃生长的工业的背面则是这群领着最低薪资被压迫到无法维生的无产阶级。这群贫穷的移民集中居住在白教堂地区,无家可归的流氓们形成了黑帮,找不到工作的女人们只能出卖肉体勉强苟活。不仅仅是贫穷,白教堂区的移民来源庞杂,民族信仰也尝尝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信仰犹太教的俄罗斯移民常常和信仰天主教的本地居民发生冲突。甚至在凯瑟琳被谋害的当晚,有警员在附近的高墙上发现了写着“犹太人不是甘愿被无故怨恨的民族”等字样。为了不引起进一步分种族冲突,这些字样被警察署警长勒令涂抹掉了。而这样一个人口构成的区域,就算拿到今天来说,也仍然是属于犯罪率最高的地界。且就在1887年这一年,整个伦敦的人口翻了一倍,伦敦的警察人力相比之下变得严重不足。白教堂区的警力没有办法不分昼夜地驱散那些徘徊在街头巷尾的妓女们。而针对妓女们的暴力行为一直都有,就算偶尔有一两个这样的女人消失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毕竟一无所有的她们,没几个人会费心思留意。整个白教堂区正如凶手的第三封信的开头一样,如同地狱的缩影。

 

然而几个妓女被血腥屠杀了之后,白教堂区得到了伦敦各界人士的关注。剧作家萧伯纳曾经撰文讽刺这种上流社会的假慈悲:“当我们社会民主党人争浪费大量时间在教育、鼓动和组织时,某些全然自主的天才已经控制了这些工作,且紧急靠着谋杀和四个开膛剖肚的女人,就把这些资产阶级的媒体变成一种笨拙无能的共产主义”。疯狂的报纸孜孜不倦地报道着这些生前无人问津的女人们,不是去悲悯她们的人生悲剧和苦难的来源,而是想没完没了地搞清楚她们被拽出来的肠子到底是被甩在左肩还是右肩上、脖子上到底是割了三刀还是四刀、凶器究竟是菜刀还是斧子。细节越是详细,报纸的销量越是好。即便在知道了开膛手杰克这个名字根本是报社记者的小伎俩之后,人们也还是愿意消费它、消费那些曾经可能努力工作想活得体面,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去做妓女的中年女人们。谋杀了这些女人的人可能是心理畸形的精神病,出于心理的病态在虐杀受害者、消费其生命的过程中获得某种快感。但这个凶手肯定不是一个人。因为他/她有无孔不入、被商业利益驱动的媒体助其传播恐怖以滋养人们的好奇心,他/她还有与其同样期待和渴望下一个受害人的广大报纸读者。所以在19世纪末1888年的伦敦,真正的“开膛手杰克”是那些不断咀嚼受害者死亡细节并津津乐道的报纸受众,是那些在社会不平等中受益却把难民和穷人当夜壶的上流人士。那场万人参与的血腥谋杀似乎在1888年年终岁尾的某一天戛然而止,而当年的真凶早成了一捧黄土。但是“开膛手杰克”却没有死,他/她潜伏在你我身边,在一轮又一轮的人间悲剧中继续着其嗜血的本性。

 

聊完这段古老的故事,相信你对“开膛手杰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有了怜悯之心。如今当年的凶杀案已经过去很多年,彻底成为历史,可是对于现世人们的影响震慑依旧存在。至今为止,每每路过白教堂的人们还会驻足,谈论当年的案件,唾弃凶手的罪恶,感叹旁观者的冷血。更多有关英国历史,英国秘事趣事的文章,请大家阅读红领巾的文化主页

 

推荐阅读
Read More

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英国攻略,
下载Red Scarf APP,你的英国生活必备APP
RedScarf App
已经来英国?请下载
Red Scarf APP
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餐厅、签证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