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美食、签证

最新英国生活攻略life

文化普及文 | 鸣礼炮的起源

鸣礼炮起源于17世纪时英国海军,当时大英帝国国力强盛,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为了显示自己很牛掰,英国就要求其他国家在其海军进港或经过他国炮台时鸣放礼炮致敬以为尊崇。相传从1730年开始,英国海军就向国王和王后鸣放21响礼炮。在1875年,美国国务院与英国驻美公使达成协议,把鸣放礼炮作为迎宾的最隆重礼节,这个国际外交礼节就这样延续到了今天。

 

另一种说法是,400多年前的战舰上的火炮是前膛炮,它是从炮口装填弹药,每发射一次都要费很长时间重新装填。因此,凡一国舰船驶入另一国港湾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为表示没有敌意而将舰船上的炮内弹药统统放掉,才能进港停靠或通过。这种做法逐渐发展成为既是一种自己解除武装的友好行动,又是一种向对方致敬的表示。

 

现在国际通行的惯例以21响最隆重,对象是欢迎国家元首或其他相同等级的人士(除国家元首外,也包括国王、女王、教宗等等对象)。再来19响是为迎送国家副首或其他相对应层级的人士。17响为迎送副总理级官员。也有15响和13响的礼炮。总而言之,炮声愈多也就愈隆重,但目前最多的还是21响礼炮的施放。

 

原本依照国际惯例礼炮的最高等级是21响,不过为了对英国王室表示尊重,只要是和王室相关的活动,都会追加20响礼炮来表达敬意。所以在Green Park是41响。

 

除此之外,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旁也举行礼炮施放,一共响了62声,有大神网友说这多加的21响礼炮是献给伦敦市民的,所以:21(国际最敬礼)+20(给英国王室的)+21(给伦敦市民高兴的)=62(响)(“给伦敦市民高兴的”,这靠谱吗??)

 

推荐阅读
Read More

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英国攻略,
下载Red Scarf APP,你的英国生活必备APP
RedScarf App
已经来英国?请下载
Red Scarf APP
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餐厅、签证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