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Scarf | 你必备的英国指南 – 折扣、购物、旅游、美食、签证

最新英国生活攻略life

红领巾采访 | 英国盲人留学生郑建伟

在2013到2014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并且受到很多关注。这个平凡的普通人叫郑建伟,是个重庆小伙儿,他以雅思6.5的成绩被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TESOL专业录取。而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他是盲人。

 

今年30岁的郑建伟,是国内西南地区第一个盲人雅思考生,也是埃塞克斯大学2013届唯一的盲人学生。很多报道都说他是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气,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但是郑建伟他自己并不这么看,他觉得他跟普通的成年人一样,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决定,和做了他想做的事。所以郑建伟对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是盲人雅思考生,是弱势群体或者亚群体的一员的说法,虽然表示尊重,但事实上并不喜欢,相反他告诉我说“我只不过是恰巧失去了视力而已,其他方面我跟大家都是一样的。”

 

采访郑建伟是件很愉快的事,所以委媛觉得这次采访更像是在和朋友聊天。郑建伟同学人很nice,性格也很开朗,调侃的功力也是可见一斑。不过更重要的是,郑建伟童鞋还很博学!他总是在调侃或者幽默的时候,再加点很有道理的东西进去当佐料。所以他的话,让人听着自然,又有共鸣。

 

 

为什么来英国留学

 

 

很喜欢读书的过程

 

对于郑建伟来说,出国深造一直是他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的搭建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对读书过程的享受。郑建伟说,与其说读书对于他可能是困难,但是他更倾向于把它定义为一种享受。而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从未放弃深造的动力。

 

往往在国内,视觉障碍的学生初中毕业以后,就会从事按摩师的工作外出谋生,只有少数会像郑建伟大哥这样选择继续读高中和大学的。读书对于郑建伟来说是他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尤其是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他最早开始读的是亚里士多德、罗素等,这类他称之为“入门级”的心理学书籍;之后进入高中,他开始研究普通心理学;上了大学,读的书目里加上了哲学,还修了心理咨询证书。不过郑建伟童鞋,一再强调,拿证不是目的,也真没什么目的,只是单纯的喜欢罢了。

 

改变命运

 

另一个促使郑建伟出国的原因就是那个改变命运的想法。一方面他一直都很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证明盲人不是只能做针灸师、按摩师,另一方面他也渴望跟普通成年人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就目前情况而言,要想达成这两个目标只能出国深造。国内盲人一般可以接受8年的义务教育,在小学学习五行、解剖,初中学习普通针灸、推拿,能招收盲人学生的高中少之又少,之后哪怕是通过“单招单收”进了大学,能学习的专业还是只有针灸推拿。

 

相比之下,出国深造,比如到英国,盲人学生不仅可以跟普通学生一块上学,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种不一样的经历,成为了郑建伟毅然而然决定出国的最大诱因。同时,郑建伟说,他也强烈地想知道,国外的残疾人是怎样生活的,比如普通高校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残疾学生在学校能得到的帮助和辅导,还有整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看法等。

 

郑建伟说在国内的时候,有很多事,可能父母就都帮忙代劳了,这让他感到惭愧,甚至会觉得自己没用。国内的社会环境也是有点……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会把残疾人区别对待,有时候走在路上真的会让人觉得很不自在。

 

所以综合各方面考虑,郑建伟决定出国了。结尾处郑建伟童鞋还不忘幽默滴补充“因为英国研究生只要1年就能毕业,美国要2年吖,所以当然选英国啊!”(好吧,其实这也是我们很多人民滴心声嘛,哈哈)

 

 

出国前的准备

 

 

英语学习

 

郑建伟说出国前准备时间最长的就是雅思考试了。因为在国内的盲人学习课程是没有英语的,这不得不让他从头学起。学习没什么难的,但是雅思英语教材又让他头疼了。他需要让父母和朋友帮忙,先找出有用的材料,做好标注,然后拿去扫描、打印,再通过“读屏软件”来学习。有的甚至还得让大家帮忙把材料翻译成盲文,那这就是个大工程了:需将资料扫描,用特定软件转换成word文件,再通过盲文复刻机打印成盲文,往往“翻译”完的资料厚度会是原资料的几倍。

 

心理准备

 

除了学习上的准备,当然心理准备更加重要。郑建伟说,刚开始决定出国心理还是挺挣扎的。最开始想到是万一花了那么多功夫雅思考不过怎么办,父母也会担心到了英国自己独立生活会不会出问题。之后就是雅思过了,学校也录取了,更烦心的事出现了:折腾那那么长时间,研究生毕业后还是得回国,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做个盲校的英语老师,可能就还要重蹈覆辙去开个按摩馆,重操旧业。

 

但是郑建伟说,他还是做好了一切准备,哪怕他就像预想的那样,在外面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他也不后悔,因为不管怎样,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经历了自己想经历的事儿,就很值了。“再说,我已经对搓肉抗敏了,我就不信我回国只能做按摩师!”何况,读的书多、学历高或者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取得怎样的成就。

 

郑建伟认为人生不等于大的成就,不等于无上的荣誉,也不等于多少钱,而是一趟自己的旅程。你的“今天“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明天“的你会怎么样。他说,读书深造,只是他人生旅程中的一小段,是一次挑战。这一小段经历,能够丰富他的阅历,扩展他的见识,磨练他的心智,从而让他这一辈子至少在老了的时候能够多出很多美好回忆。就像卡耐基说的那样,人的今天和明天应该用一扇门隔开。人们应该更多地选择一种有激情有挑战的生活经历,应该去做那些让你觉得值得的事,而不是那些身外乱七八糟的社会价值观。而且这种反应自己意志愿望的挑战,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自然而然自信和成就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让委媛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中的一段话:“没有人告诉我们每个人本应该是不一样的个体,没有人教育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认识自己、如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以及怎么样追求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找到工作就等于找到了幸福,而钱是衡量一份好工作的唯一标准。”—— 陈宇欣《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做家人和朋友的思想工作

 

郑建伟在大学毕业之后去了一家医院工作,虽然工资低,压力也大,但是还算稳定。但是当他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并且毅然决然辞职了以后,家人、朋友都不赞同,特别担心他的生计问题,毕竟在医院有一份稳妥的工作,怎么也可以熬到退休。去留学,父母更是心都吊起来了,家里还特意为此事讨论了好几番。但最后大家都认同了郑建伟的想法:留学是必须要做的事。“因为不管在哪里,父母都不可能照顾我一辈子,最终肯定还是要靠我自己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我就想跟其普通他成年人一样,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自己照顾一次自己。”不过,现在家人还是会担心他,他需要至少每周跟家里通一次电话,也得经常视频报平安。

 

 

到英国之后遇到的问题

 

 

亚文化VS主流文化

 

因为英国教育体系中,残疾人的教育系统很完善,对残疾学生也能够给与充分的公平、平的的对待和尊重,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郑同学觉得自己得到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很多的。刚到学校的时候,很多英国人都会问候郑建伟,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媒体报道之后,他收到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关注,还时常有人主动联系他。这样能够切实地参与到集体,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让郑建伟得到很大锻炼也很满足。

 

美中不足是,郑建伟这个来自“亚文化群体”的学生,在融入普通学生的主流社会群体的时候,多少还会遇到一点问题。由于在国内的时候,盲人学生会被与普通学生隔离开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同时,不经意间也就被边缘化了。由于盲人学生由于看不见,能掌控的东西少,信息的缺乏,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会养成言谈和行事谨小慎微的习惯;而且普通同学从小也没接触过残疾学生,也不太懂得怎么相处,就可能造成双方都很小心的情况,融入感可能就比较难建立了。

 

但是能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主动去融入和参与社会,郑建伟觉得自己不论是从心理还是做事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其中,最让郑建伟开心的就是自己的信心大大增加了。

 

信息获取

 

相对来说郑建伟觉得在信息获取方面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一点。虽然在国内的时候,已经尽力查找学校对于盲人学生的帮助信息,但是毕竟没有在英国的学校生活或学习过,所以像“学术助理”这样的帮助,就是开学之后很久才知道的,而学术助理对于一个盲人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学术助理的话,在盲人学生拿到非盲文的学习资料后,需要自己去找老师划重点,挑有用的段落,然后要去扫描生成TXT格式才能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他的学习效率。课堂上,要是遇到老师展示图标的情况,别的同学一目了然,盲人学生却得让老师用语言再描述给他才行。不过不用担心,郑建伟的学术助理下个学期就会到位了。

 

因为这些原因,郑建伟同学的这个圣诞假期是泡了汤了,别人都在放假,他还在学习。就在采访当天,郑建伟同学还在读一本有关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的书。

 

除了信息获取这方面,跟我们这些大部分留学生一样,有些生活上的小细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郑建伟也会经历。但是他表现的很乐观,他称他所经历的所有困难都是一种“挑战“。而且他特别喜欢现在这种生活和学些状态。用他的话说就是“很有存在感,也有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确确实实的成就感!”“不是有句话吗,叫痛并快乐着。”

 

 

回国打算

 

 

郑建伟回国之后最理想的是能去做一名英语老师,一是专业对口,二则是他一直都对教育很热衷,觉得言传身教是件很值得做的事儿。但是如果像他预计的那样,回去只能开店,继续做按摩师,他也是做好了准备的了。

 

除了考虑自己的日后生活,郑建伟还想为国内的残疾人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他说现阶段他能做的,就是增加曝光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和经历,从而影响国内对残疾人保障制度的关注。他毫不避讳地说,“曝光度高,收到的关注多,才有话语权。”

 

其实郑建伟的话一点不假,在他的故事被越来越多媒体报道之后,的确引起了国内“盲人权益”的热烈讨论。郑建伟特意发给我某媒体的一篇文章《盲人国内高考遭遇不公平待遇,自学雅思英国留学》,其中就讨论了盲人在国内包括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国内的社会情况是,大家特别喜欢给人贴标签,一提到盲人不是按摩的,就是算命的,这种顽固的刻板的社会印象,一直挥之不去。这种在我看来的过度总结,也是使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度缺乏的原因之一。”

 

郑建伟说,他现在不断地接受采访,就是为了“出名儿”,为了给社会看,给国家看,给其他残疾人看,他想告诉社会“残疾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普通人能做的事,他们也可以做到,他们也有梦想、有社会需求,他们需要社会同样的支持和认同。郑建伟幽默滴说“哪怕以后能做到,交个普通的漂亮女朋友,别再那么多回头率也行啊!”

 

 

励志?正能量?标签?

 

 

采访郑建伟,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是个看得比谁都清楚的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当我问到有没有什么励志或者鼓励大家的话的时候,郑建伟开玩笑说“励志是什么?难道‘励’了就能‘志’了吗?”面对很多报道“励志典型”,“正能量典范”的“标签”,也对,郑建伟表示很尊重,但是不完全认同。他说谁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需要那么多的励志故事,何况难道看了那么多励志故事就能怎么样了吗。“人生是需要智慧的,不是励志。何况我觉得励志是份技术活儿,真不是你‘励’了就能‘志’了的。就拿留学这件事儿说吧,这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是个值得去享受的过程,不仅仅是享受喜悦的部分,哪怕是期间遇到的困难也是值得回味的。留学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广阔的事儿,是让心里的容量变大,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更细心,更包容,甚至可以说一种修行。如果你能做到享受这个过程,你的目标、动机、期望都很明确,哪还需要什么励志故事正能量人物。”

 

 

委媛的一点感慨

 

 

跟郑建伟“聊天”就是种享受,通过他的话,你能看到一个乐观向上,很善于调整自己,而且活得很真实的一个人。有时候甚至感觉,可能正是因为他看不到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所以才会活的那么勇敢和纯粹。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生活信念,那就是:

 

“A meaningful life is not about being rich, being popular, being highly educated or being perfect. It is about being real, being humble, being able to share ourselves and touch the lives of others. It is only then that we could have a full, happy and contented life.”

 

希望郑建伟的故事能够启发到你,更加积极的生活,如果你想帮助他,他的在读学校是University of Essex,他的QQ是:1315374877,希望我们在海外的同学能够更加乐观对待每日的挑战,并互相帮助度过在英国奋斗的时光!

 

推荐阅读
Read More

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英国攻略,
下载Red Scarf APP,你的英国生活必备APP
RedScarf App
已经来英国?请下载
Red Scarf APP